Lazy loaded image为何Power Query做数据清洗能够一劳永逸?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前面我们说到,Power Query查询一次,就能形成自动化的流程将这个过程固化下来,比如你有一个每月都会获得的杂乱的数据集,每月都会获取到更新过数据的最新版,里面的数据是更新的,但是其行、列结构,以及各列定义的内容没有改变。
一、记录过程,而非结果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 传统方式:你手动去复制、粘贴、增删行、筛选、自定义度量列、基于操作的结果做了大量的可视化图表,但是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是在直接修改和加工这个表格的数据本身。你得到的是一个静态的最终结果。下次拿到更新后的数据表,你还得从头再来一遍。
notion image
  • Power Query方式:你对表格所有的点击操作,都会在PQ查询编辑器这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都被Power Query在后台翻译成了一套详细的、一步接一步的指令清单(这就是M语言,也就是我们在PQ编辑器右侧可以看到的“应用的步骤” (参见上图)。它保存的不是那个干净的数据结果,而是“如何得到这个干净结果的完整过程”。
二、建立“动态链接”,而非“静态副本”
这是实现自动更新的前提。
  • 传统方式:你把数据从杂乱的数据集“复制-粘贴”到另一个清洗后的文件,这个动作完成后,两个文件就再无关联。源文件更新了,您的清洗后文件毫不知情。
  • Power Query方式:当你连接到一个数据源时,Power Query只是记下了那个数据源的“地址”(即杂乱数据集文件的路径)。它在你的清洗后文件和源文件之间建立了一条永久的、动态的数据管道。
三、操作步骤始终“相对”,而非“绝对”
这是保证流程稳健、不出错的关键。
Power Query之所以能保证数据处理流程的稳健和不出错,关键在于它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基于数据内容和结构来定义的,而不是基于固定的物理位置(如单元格地址或行、列号)。这种方式称之为“相对引用”或“结构化引用”或者说“基于意图的操作”。
  • 传统方式的问题(绝对引用)
    • 以录制 Excel 宏为例,其操作逻辑是基于位置的。一个典型的宏可能会记录下这样的指令:“选中单元格区域 A1:D100,然后进行格式化”。这个指令是绝对的,它硬编码了具体的行数和列数。
      当原始数据发生变化,例如数据量增加到150行时,这个宏在下次运行时,依然只会处理它记忆中的前100行,导致新增的50行数据被遗漏。这种对物理位置的依赖,使得传统宏在面对动态变化的数据时非常脆弱。
  • Power Query 的方式(相对引用/基于意图)
    • Power Query 的操作逻辑是基于内容和语义的。它记录的不是“做什么动作在哪个位置”,而是“对符合什么条件的数据做什么动作”。
      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筛选操作
      当你准备筛选掉“总计”行时,Power Query生成的M语言指令类似于:
      Table.SelectRows(上一步的结果, each [费用科目] <> "总计")
      这条指令的含义是:“在上一步的结果这个表格中,筛选出所有费用科目这一的值不等于‘总计’的行”。
      这里完全没有提及“第几行”或“A列”这样的物理位置。无论“总计”行未来因为数据增减或排序而移动到第5行还是第500行,这个基于内容的规则总能准确地识别并处理它。
      数据类型更改
      当你准备将“销售额”这列的值更改为货币类型时,Power Query记录的是:
      Table.TransformColumnTypes(上一步的结果, {{"销售额", type currency}})
      这条指令的含义是:“将名为‘销售额’的那一列值转换为货币类型”。
      即使您在之前的步骤中调整了列的顺序,把“销售额”列从第3列移动到了第8列,这个步骤依然能正确执行,因为它只认列名(“销售额”)这个语义标签,而不关心它的物理位置(第几列)。
所以,Power Query 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个独立的函数,它接收一个表格作为输入,并输出一个经过处理的表格。这些函数在定义操作时,引用和影响的都是表格内的整列内容,而不是易变的物理坐标。正是这种“基于意图”而非“基于位置”的设计哲学,赋予了Power Query数据清洗操作极高的稳健性,确保了在原始数据结构和内容动态变化时,整个自动化流程依然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
四、执行是“可触发的”,而非“一次性的” 这是将以上所有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一劳永逸”的临门一脚。
  • 传统方式:你做完一次,就是一次。
  • Power Query方式:你构建好的那套完整的“指令清单(即针对这份杂乱数据集的数据清洗动作)”会一直保存在你的文件中,静静地等待着一个触发信号——“刷新”
当点击“刷新”时,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1. Power Query这位“智能数据管家”被激活
  1. 它通过动态链接,跑到指定的“地址”,去获取最新的原始数据。
  1. 然后,它拿出那份详细的“指令清单”,严格地、一步不差地、以极快的速度,将所有相对的、基于意图的处理步骤重新执行一遍。
  1. 最后,它将一个全新的、完全更新的、干净的结果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就是Power Query一劳永逸的秘密!

如果本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或启发,请帮我们点赞、转发、推荐、关注,让更多想转型财务BP、锻造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洞察能力的财务同行们看到,关注【老汪洞察】,不迷路!
 
 
上一篇
浅谈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双轨管理
下一篇
不同类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如何选择匹配?(核算对象和程序角度)
Loading...
目录
文章列表
让财税成为经营的力量
电脑与网络
从Power Query到Power BI,入门到精通
知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