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溜溜梅IPO招股书财务分析(收藏)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最近,溜溜果园集团于2025年4月16日向香港交易所(HKEX)正式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申请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或称国元证券)。
“溜溜梅”品牌的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算起来他比2012年成立的三只松鼠还要更早几年。它是一家集青梅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本篇文章,基于其最近公布的招股书里面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转发、收藏起来。
notion image
报告说明:
  • 数据来源:本分析所有数据均引自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16日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申请版本,我会明确标注页码。
  • 分析框架:采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五大支柱”的业财融合分析模型。
  • 货币单位:除特别注明外,所有金额均为人民币千元

核心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溜溜果园作为中国梅类零食的绝对龙头,基本面扎实,品牌效应显著。其“梅+”战略,尤其是“梅冻”产品的成功,已开辟出第二增长曲线。然而,招股书揭示了公司在高速增长背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1. 盈利质量下滑:2024年出现显著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毛利率大幅下滑,盈利能力承压。
  1. 现金流紧张: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增长严重背离,从2022年的净流入2亿变为2024年仅流入8400万,公司造血能力急剧减弱,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增强。
  1. 激进的渠道转型后遗症:从经销向直销的战略转型,导致应收账款和存货激增,大量占用了营运资金,是现金流紧张的直接原因。
  1. 资本运作的隐忧:IPO前夕核心VC股东红杉资本的“清仓式”退出,以及与D轮投资人悬而未决的“对赌协议”,为公司未来的资本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结论:这是一家“体质强健但正在发高烧”的公司。其IPO之旅,既是发展的需要,更像是一场缓解资金压力和应对资本承诺的“背水一战”。投资者需高度警惕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和营运资金的管理风险。

一个中心:价值创造与核心驱动力

溜溜果园的价值核心在于其成功地将一个传统、低关注度的农产品(青梅),通过“品牌化”“全渠道”的运作,打造成了一个高溢价的现代化快消品。
  • 商业模式品牌驱动的快消品公司。这一点从其费用结构可见一斑,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高达3.1亿,而同期研发开支仅1895万(第20页),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6倍。这表明公司的核心投入在于品牌营销而非技术研发。
  • 护城河
      1. 品牌心智:“溜溜梅”已成为青梅零食的代名词,品牌效应是其最宽的护城河。
      1. 细分市场龙头地位:在中国果类零食和梅产品行业市占率第一(第11页),具有定价能力和对渠道的议价能力。
  • 增长引擎
      1. 品类扩张 (“梅+”):“梅冻”已成为强劲的第二增长极。
      1. 渠道变革:大力拓展以大型零售商为主的直销渠道,成为2024年收入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

三个基本点:财务健康状况评估

1.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在报告期内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增长,但2024年盈利质量出现明显下滑。
盈利能力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数据来源
收入
1,174,046
1,322,042
1,616,018
第20页
毛利
453,166
529,711
582,465
第20页
净利润
68,432
99,231
147,719
第20页
毛利率 (%)
38.6%
40.1%
36.0%
第21页
净利率 (%)
5.8%
7.5%
9.1%
根据利润表计算
  • 分析与洞察
    • 亮点:收入与净利润在三年内持续增长,净利率稳步提升。
    • 核心警报2024年毛利率从40.1%大幅下滑至36.0%。在营收增长22.2%的情况下,毛利仅增长10.0%。这是典型的“增收不增利”前兆。招股书解释为原材料涨价及为拓展市场主动降价,这表明其面临成本和竞争的双重压力。

2. 营运效率分析

公司的营运效率在2024年出现恶化,现金循环周期保持高位,对资金的占用越来越严重。
营运效率指标 (天)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数据来源
存货周转天数
186.5
181.7
167.7
第281页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
22.6
23.4
28.9
第283页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
86.5
87.0
84.0
第284页
现金转换周期 (CCC)
122.6
118.1
112.6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 分析与洞察
    • 表面优化:从整体CCC数据看,从122.6天缩短至112.6天,似乎效率在提升。但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 核心警报:必须结合业务模式看。CCC的缩短主要依赖于存货周转加快。但更关键的指标在恶化: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2.6天拉长至28.9天,说明钱收回来的速度变慢了。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86.5天缩短至84.0天,说明付给供应商的钱变快了。
    • 结论:一收一付之间,挤占了公司大量的现金。这正是渠道转型(从现款现货的经销模式转向有账期的直销模式)在财务上的直接体现。

3. 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 (Solvency & Risk)

公司存在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并通过D轮融资得到了一定缓解。最大的风险来自“对赌协议”。
偿债能力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数据来源
流动比率 (%)
55.4%
74.0%
89.2%
第22页
资产负债率 (%)
87.3%
81.0%
63.0%
第420页(综合)
流动负债净额
(507,191)
(239,027)
(113,183)
第21页
  • 分析与洞察
    • 持续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流动比率逐年提高,财务结构在优化。
    • 核心警报
      • 营运资金缺口:即便在持续改善后,截至2024年底,公司依然存在1.13亿的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 > 流动资产),表明短期偿债压力依然存在。
      • “对赌”风险:招股书第401页明确披露,若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创始人可能需要回购D轮投资者的股份。这是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五大支柱:业财融合的穿透分析

1. 收入穿透分析

按渠道:
收入按渠道划分
2022年
占比
2023年
占比
2024年
占比
数据来源
直销
299,674
25.5%
440,328
33.3%
956,953
59.2%
第16页
- 自营网店
148,107
12.6%
135,582
10.3%
139,226
8.6%
第16页
- 零售商
151,567
12.9%
304,746
23.0%
817,727
50.6%
第16页
经销
874,372
74.5%
881,714
66.7%
659,065
40.8%
第16页
  • 结论: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公司从依赖经销商向拥抱大型零售商的剧烈转型。对零售商的直销收入在两年内翻了5倍以上,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
按产品:
收入按产品划分
2022年
占比
2023年
占比
2024年
占比
数据来源
梅乾零食
808,414
68.9%
838,110
63.4%
973,531
60.3%
第20页
西梅产品
121,838
10.4%
155,985
11.8%
223,561
13.8%
第20页
梅冻
230,295
19.6%
311,069
23.5%
410,358
25.4%
第20页
  • 结论:“梅冻”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地位已经确立,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是公司产品创新的成功典范。

2. 成本费用穿透分析

费用分析
2022年
占收入%
2023年
占收入%
2024年
占收入%
数据来源
销售及经销开支
282,712
24.1%
309,395
23.4%
310,170
19.2%
第20页
- 其中:广告开支
66,664
5.7%
74,215
5.6%
79,022
4.9%
第267页
研发开支
23,677
2.0%
33,612
2.5%
18,948
1.2%
第20页
  • 结论:公司是典型的“重营销”模式,销售费用率远高于研发费用率。尤其在2024年,在营收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研发费用率反而降至1.2%的低点,这与其高喊的“创新”口号形成鲜明反差。

3. 现金流穿透分析

现金流 vs 利润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数据来源
净利润
68,432
99,231
147,719
第20页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02,298
126,903
84,374
第22页
现金流/利润 比率
296%
128%
57%
-
  • 结论利润的“含金量”在急剧下降! 2024年,公司每赚100元净利润,实际只收回了57元的经营性现金。究其原因,正是存货的激增(占用了9840万现金)和应收账款的激增(占用了8422万现金),这两项合计就吞噬了超过1.8亿的现金流。

4. 资本结构与股东回报分析

  • A轮投资人红杉资本的退出(第133页):北京红杉在IPO前夜,通过公司减资的方式,拿回投资款并退出。这在资本市场通常被视为一个负面信号,可能意味着顶级专业投资者认为公司增长已达瓶颈,或对本次IPO的估值和前景持保留态度。
  • 无股息政策:报告期内,公司从未进行过股息分红(第381页,附注12)。这符合成长型公司将利润用于再投资的特点,但也意味着老股东的投资回报完全依赖于最终的股权转让或IPO退出。

5. 未来预测与估值分析

  • 增长展望:基于公司在梅类零食的龙头地位和“梅+”战略的成功,其收入在未来2-3年内预计仍能保持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
  • 核心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改善毛利率优化营运资金管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和缩短现金循环周期,那么收入的增长将无法转化为健康的现金流和股东价值。
  • 估值建议:投资者在对溜溜梅进行估值时,不能简单地使用市盈率(PE)。鉴于其利润质量的波动,市销率(PS)企业价值/EBITDA(EV/EBITDA)可能是更稳健的参考指标。同时,必须在估值模型中,对毛利率下滑和营运资金压力给予折价(Discount)考虑。

最终结论:
溜溜梅是一次典型的“带病冲刺IPO”。它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市场基础,但其财务健康状况在IPO前夕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恶化迹象。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你需要说服的关键问题是:IPO募集的资金,能否帮助它真正解决毛利率和现金流的核心问题,从而回归健康增长的轨道?还是仅仅为了满足旧股东的退出和对赌协议的承诺?

别忘了点赞、转发、推荐、关注,让更多财会同行、创业者看到!关注【汪斌带你开公司】,创业路上财税护航,不迷路!
 
温馨提示
🙏🏻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汪斌带你开公司】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点击文章页面左上角蓝色文字“汪斌带你开公司”进入主页,点击关注后,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即可完成,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获取本文提及的相关资料】,目前筹建期,已设置为最低档加入费用,名额仅有50席,筹建期结束恢复原价,加入后可享受每月6次免费咨询提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很多重要的资料和精选讯息!
notion image
上一篇
溜溜梅的“二次创业”与价值重塑
下一篇
快消食品制造业的四轮驱动财务管理模式
Loading...
文章列表
让财税成为经营的力量
AI赋能高效学习PowerQuery
知识运用
实战教程
CPA考试学习笔记
Excel使用技巧
人工智能追踪
案例解析
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实务必修课
学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