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承兑汇票该不该收?如何消化?一文说明清楚!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最近有个老板跟老汪聊天,提到他们公司碰见个资金管理方面的难题,问我能不能给点建设性的意见,是关于承兑汇票付款方式的,他公司的销售员为了扩大销售,收了一堆承兑汇票,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还好,头痛的是还有一堆商业承兑汇票,另一方面公司的财务希望采购部门能够说服供应商,让他们能够接受承兑汇票付款方式,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付款,因为他们公司目前在行业里乃至这个产业供应链中还不是那么强势,实力并不是那么大的公司,过程中就面临很多困难。
他提出的这个难题,可以说直击了当前许多制造业企业的资金管理痛点,也是最考验财务业财融合能力的经典场景。一方面,销售为了业绩收票,财务为了现金流想付票,采购夹在中间两头受气,而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这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性矛盾”,如果财务部门只是简单的进行强硬的规定,是很难解决问题的,甚至会激化矛盾。因此,我给她的建议核心是:需要一套组合拳,疏堵结合、分类施策、内外兼修,方能将这个恶性循环打破。
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分为三大策略,也供大家参考

策略一:管好收款端 —— 从“堵”到“疏”

单纯禁止销售收票是行不通的,会扼杀业务。思路应该转变为“可以收,但怎么收,收什么,成本谁承担”?需要好好规划!
  1. 制定差异化的承兑汇票接收策略(核心!)
      • 财务牵头,联合销售、风控部门,将承兑汇票分为三六九等,并明确不同等级的处理方式。
      • 第一梯队(鼓励接收)大型国有银行、头部股份制银行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银票)。这类票据流动性极好,贴现成本低,视同准现金。
      • 第二梯队(正常接收)地方性商业银行出具的银票;央企、国企、核心客户、上市公司出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商票)。这类票据信誉较高,但流动性稍差。
      • 第三梯队(限制接收)普通民营企业出具的商票,或有不良兑付记录企业出具的任何票据。
      • 行动建议:将这个分级策略做成清晰的《承兑汇票接收指引》,让每个销售员都清楚,收哪类票据是加分项,收哪类需要特批。
  1. 推动票据贴现成本内部化(让销售承担“资金成本”)
      • 核心逻辑:销售用票据换来了销售额,但公司为了提前获得现金付出了贴现成本。这个成本不应该只由财务部承担,它本质上是一种“销售折让”。
      • 行动建议
        • 在核算销售提成或事业部利润时,将收到的票据预计的贴现利息从其销售收入或毛利中扣除。
        • 举例:销售员签了100万合同,收了一张6个月期限的商票,预计贴现成本2万元。那么在计算他的业绩时,就应该按98万的“现金等价收入”来计算。
        • 效果:这能极大地激励销售人员去优化收款结构,他们会主动去要现金、要高质量的银票,而不是一股脑地收“烫手山芋”一样的商票。

策略二:用好付款端 —— 从“压”到“导”

强压所有供应商接受商票不现实。思路应该转变为“分级管理供应商,用优质资源置换合作”。
  1. 供应商分级与付款策略匹配
      • 财务联合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级。
        • A类(战略供应商):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供应商。必须保证合作关系,可以考虑现金或优质银票付款,以换取供应稳定和价格优势。
        • B类(重要供应商):有多家备选,但更换有成本。主要推动他们接受高质量的银行承兑汇票
        • C类(一般供应商):可替代性强。这些就是推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的重点对象。
  1. 建立“承兑汇票资源池”,赋能采购谈判
      • 财务部要成为“票据银行”。将收到的所有承兑汇票进行信息化管理,清晰标注出票人、类型、金额、到期日
        • 给采购“弹药”:定期向采购部发布《可用于支付的优质票据清单》(主要是第一、二梯队的票据)。让采购去和B类供应商谈判:“我无法给您现金,但我可以立刻给您一张XX银行/XX上市公司的承兑汇票,您拿去贴现也很方便。”
        • 利益置换:当希望C类供应商接受商票时,可以给予一些利益交换,例如:
          • 价格上浮:适当提高采购单价,以弥补对方的资金成本和风险。
          • 订单倾斜:承诺未来给予更多的订单份额。
          • 账期交换:提供选项,“要么现金90天,要么商票30天”。
  1. 探索供应链金融工具
      • 如果是行业里有一定地位的举足轻重的大公司,可以主动联系合作银行,探讨能否开展“反向保理”“商票保贴”业务。
      • 核心逻辑:以自己公司为信用为主体,由银行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供应商收到商票后,可以在合作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贴现。这其实就是用你公司的信用,为你的商票进行“增信”,可以极大提高供应商的接受意愿。

策略三:打通内部协同 —— 从“部门博弈”到“全局最优”

以上两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内部能否形成合力。
  1. 成立跨部门“资金效率提升小组”
      • 由财务牵头或核心参与,成员必须包括销售、采购、财务的负责人。
      • 定期(如每月)召开会议,复盘上个月的票据接收和支付情况,分析结构变化,解决争议问题,共同制定下个月的策略。
  1. 系统与流程支撑
      • CRM系统:在销售下订单环节,就应设置“付款方式”字段,并根据票据类型触发不同的审批流。例如,收到第三梯队的商票时,必须经过财务负责人审批。
      • ERP/资金系统:建立票据台账,对每一张票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入池、背书转让、贴现、到期托收),为“资源池”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1. 全员培训与文化建设
      • 财务需要组织对销售和采购团队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现金流的重要性,明白承兑汇票背后的资金成本和风险。让他们认识到,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便是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别忘了点赞、转发、推荐、关注,让更多财会同行、创业者看到!关注【汪斌带你开公司】,创业路上财税护航,不迷路!
 
温馨提示
🙏🏻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汪斌带你开公司】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点击文章页面左上角蓝色文字“汪斌带你开公司”进入主页,点击关注后,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即可完成,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获取本文提及的相关资料】,目前筹建期,已设置为最低档加入费用,名额仅有50席,筹建期结束恢复原价,加入后可享受每月6次免费咨询提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很多重要的资料和精选讯息!
notion image
上一篇
老板们,别只盯着房产了!你公司最“值钱”的隐形资产,可能正躺着睡大觉
下一篇
一开始就准备申报高企的公司财务核算体系如何搭建?
Loading...
文章列表
让财税成为经营的力量
AI赋能高效学习PowerQuery
知识运用
实战教程
CPA考试学习笔记
Excel使用技巧
人工智能追踪
案例解析
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实务必修课
学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