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费用预算:如何从控制思维向投资思维转变?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在做费用预算时,作为财务人员如何实现从“费用控制思维”向“投资回报思维”转变,是财务BP从传统的“账房先生”角色,向真正的“业务伙伴”、“价值创造者”转型的关键一步,也是业财融合走向更深层次的关键。
我们先来看看马云和蔡崇信的经典示范,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做了十几年的CFO,可以说对这个思维理解的非常之深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最常问的一句话,不是说你省了多少钱,而是这个钱够不够花,是不是应该花?”。

“费用控制思维”的特点

  • 核心目标: 省钱,降低成本,严格遵守预算。
  • 关注点: 费用是否超支?哪些费用可以削减?如何把费用压到最低?
  • 行为模式: 严格审批,对超预算支出“亮红灯”,强调合规性和节约性。
  • 潜在弊端: 容易陷入“为控制而控制”,可能扼杀必要的投入,影响业务发展机会,甚至“因小失大”、“因噎废食”。过分强调控制,也容易与业务部门产生对立。

“投资回报思维”的特点

  • 核心目标: 价值创造,确保投入能够产生预期的回报,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
  • 关注点: 这笔投入能带来什么?(收入增长、效率提升、风险降低、能力建设等)投入产出比 (ROI) 如何?与其他投资机会相比,哪个更优?
  • 行为模式: 参与决策,提供分析,评估风险与回报,优化资源配置。
  • 优势: 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能更好地支持业务发展,促进业财之间的伙伴关系。

如何实现从“费用控制思维”向“投资回报思维”的转变?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转变,需要财务BP自身认知、技能的提升,也需要组织文化和流程的支持。
  1. 转变认知,理解“花钱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 核心: 认识到并非所有的“费用”都是纯粹的消耗,很多“费用”本质上是为未来创造价值的“投资”。比如市场推广费是为了获取客户,研发投入是为了新产品和技术,培训投入是为了提升员工能力。
      • 财务BP的行动: 主动思考每一项重要费用的战略意图和预期产出,而不仅仅是关注其金额是否在预算内。
  1. 深入理解业务战略与商业逻辑:
      • 核心: 只有理解了公司的战略方向、业务模式、盈利驱动因素,才能判断哪些投入是符合战略的“好投资”,哪些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纯费用”。
      • 财务BP的行动:
        • 多与业务部门沟通: 了解他们的目标、计划、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学习行业知识: 了解行业趋势、竞争格局、客户需求。
        • 参与战略讨论: 争取参与到公司或事业部的战略规划和重要决策会议中。
  1. 掌握投资分析工具与方法:
      • 核心: 不能仅凭感觉判断,需要用量化的工具来评估投入的潜在回报。
      • 财务BP的行动:
        • 学习并应用: 投资回报率 (ROI)、净现值 (NPV)、内部收益率 (IRR)、回收期 (Payback Period)、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
        • 案例(市场推广): 销售部门计划投入50万元进行一次大型线上推广活动,预期能带来2000个潜客,转化率为10%,平均客单价为5000元,毛利率为30%。财务BP可以协助计算:
          • 预计新增销售收入 = 2000 * 10% * 5000 = 100万元
          • 预计新增毛利额 = 100万元 * 30% = 30万元
          • 本次活动ROI = (30万元 - 50万元) / 50万元 = -40% (短期看是亏损的)
          • 进一步分析:这些新增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CLTV) 是多少?这次活动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如何量化(虽然难,但可以尝试)?综合来看,这次投入是否值得?
  1. 建立基于回报的预算与资源分配机制:
      • 核心: 预算不再是简单地按历史数据或部门要求分配额度,而是根据各项投入的战略重要性和预期回报来进行优先排序和资源倾斜。
      • 财务BP的行动:
        • 推动零基预算或基于项目的预算: 对于一些重要的可变费用(如市场费、研发费),可以尝试采用零基预算,要求业务部门清晰阐述每笔预算申请的目的、预期成果和衡量指标。
        • 协助建立资源分配模型: 综合考虑战略契合度、预期ROI、风险等因素,为管理层提供资源分配的建议。
  1. 强化事后追踪与绩效评估:
      • 核心: “投资”了就要看结果。对于重要的投入项目,要建立清晰的追踪机制,评估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 财务BP的行动:
        • 设定明确的KPI: 在项目投入前,就和业务部门一起设定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KPI)。
        • 定期回顾: 项目结束后或在关键节点,对实际结果与预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 将结果反馈到下一轮预算和决策: 如果某类投入持续效果不佳,就要及时调整或停止。
        • 案例(研发投入): 你们缩醛与电子材料事业部每年投入200万元进行新产品研发。财务BP不能只看这200万是否在预算内,更要和研发、销售部门一起追踪:这些研发投入产生了哪些新产品?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如何?销售额和利润贡献是多少?研发投入的整体回报率如何?
  1. 提升沟通与影响力:
      • 核心: 从“监督者”转变为“赋能者”和“业务伙伴”,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影响力。
      • 财务BP的行动:
        • 用业务听得懂的语言沟通: 将复杂的财务分析结果转化为清晰、简洁、有针对性的建议。
        • 展现同理心: 理解业务部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 用数据和逻辑说话: 在提出不同意见或挑战业务决策时,要有充分的数据和分析作为支撑。
  1. 容忍合理的试错与创新:
      • 核心: 投资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不是所有投入都能100%成功。过于强调控制,可能会扼杀创新。
      • 财务BP的行动:
        • 区分不同类型的投入: 对于探索性、创新性的项目,可以设定一定的风险容忍度,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
        • 关注过程和学习: 即使某些投入没有达到预期的财务回报,也要关注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决策有何借鉴意义。
从“费用控制”到“投资回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 从财务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尝试:
  • 选择一两个重点费用科目或投入项目开始: 比如,选择市场推广费或某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尝试用投资回报的视角去分析和评估。
  • 多与业务部门交流“为什么花钱”: 而不仅仅是“花了多少钱”。
  • 在经营分析报告中,除了分析费用差异,尝试增加对重点投入项目的效益评估内容。
记住,当财务BP能够帮助业务部门更明智地“花钱”,并能清晰地展现这些投入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时,你的业务伙伴形象和地位就真正树立起来了。这比单纯地告诉他们“这里不能花,那里超预算了”要高明得多,也更能赢得业务部门的尊重和信任。

别忘了点赞、转发、推荐、关注,让更多财会同行、创业者看到!关注【汪斌带你开公司】,创业路上财税护航,不迷路!
 
温馨提示
🙏🏻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汪斌带你开公司】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点击文章页面左上角蓝色文字“汪斌带你开公司”进入主页,点击关注后,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即可完成,感谢您的支持。
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目前筹建期,已设置为最低档加入费用,加入后可享受每月6次免费咨询提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很多重要的资料和精选讯息!
notion image
上一篇
18万亿市场规模背后的驱动力量,杜邦分析模型的极致运用
下一篇
经营分析报告可视化图表应用指南(附1000套Excel模板)
Loading...
文章列表
让财税成为经营的力量
AI赋能高效学习PowerQuery
知识运用
实战教程
CPA考试学习笔记
Excel使用技巧
人工智能追踪
案例解析
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实务必修课
学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