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深扒之后,才发现净利润和现金流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 image

在财务分析中,为了从不同角度审视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财务健康状况,存在许多比如什么EBIT、EBITDA和净利润的“利润口径”。这些口径就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去观察一家公司,有的看得宽泛,有的看得细致。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扣除了什么,又保留了什么”。
8月7号,本公众号发布了《》的文章,介绍了从毛利到净利的漏斗模型,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鸣和点赞,这几天看浏览量渐渐起来了!但我后来再深入梳理和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漏斗模型还没有说透!
今天我为大家继续更加系统和深入地梳理一下这些关键的利润和现金流口径,从最顶层(最宽泛)到底层(最具体)的顺序排列,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用途。深扒之后,才真正发现净利润和现金流原来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毛利”到“净利”:利润表上的核心口径

这是最经典、最基础的利润衡量体系,直接出现在公司的利润表(损益表)上。

1. 毛利润 (Gross Profit)

  • 计算公式:营业收入 (Revenue) - 营业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COGS)
  • 含义:衡量的是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盈利能力。它只考虑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不考虑管理、销售、研发等间接费用。
  • 用途:判断公司主营业务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高通常意味着产品有竞争力或成本控制做得好。

2. 营业利润 (Operating Profit)

  • 计算公式:毛利润 - 营业费用 (Operating Expenses)
  • 营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SG&A and R&D)。
  • 含义:这是衡量公司主营业务整体的盈利能力,它反映了公司利用其核心资产和运营活动创造利润的效率。
  • 用途:这是评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为它剔除了非经营性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影响。

3. EBIT(息税前利润 -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 计算公式:营业利润 + 其他非经营性收入/支出 (在很多情况下,EBIT与营业利润非常接近,常被混用)
  • 含义: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了那些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偶发性损益(如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它衡量的是公司在不考虑利息支出和所得税情况下的总体盈利能力。
  • 用途:非常适合在不同资本结构(债务多少不同)和不同税率地区的公司之间进行比较,因为它排除了这两项差异的干扰。

4. EBT(税前利润 - Earnings Before Tax,也称利润总额)

  • 计算公式:EBIT - 利息费用 (Interest Expense)
  • 含义:这是公司在缴纳所得税之前的所有利润。它已经考虑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利息)。
  • 用途:反映了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包括了经营和融资活动的结果。

5. 净利润 (Net Income 或 Net Profit)

  • 计算公式:EBT - 所得税 (Income Tax)
  • 含义:这是最终、最底层的利润数字,是公司在一个时期内所有收入减去所有费用后的最终盈余。这是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收益。
  • 用途:是计算每股收益(EPS)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回报。但它也可能受到非现金项目和会计处理的较大影响。

超越利润表:为了分析而生的“调整后”口径

以下这些指标通常不会直接出现在利润表上,但被分析师广泛用于更深入地评估公司价值,因为它们试图更贴近“现金”和“核心业务运营”。

6. 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英文全称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 计算公式:EBIT + 折旧 (Depreciation) + 摊销 (Amortization)
  • 含义:它在EBIT的基础上,把“折旧”和“摊销”这两个非现金支出项加了回来。因此,EBITDA可以被视为现金基础的营业利润的近似值
  • 核心思想:折旧和摊销虽然是费用,但在当期并不产生实际的现金流出。把它加回来,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现金的能力。
  • 用途:常用于评估重资产行业(如制造业、电信业)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折旧额巨大。它也是计算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的关键指标,在并购分析中非常流行。

7. NOPAT(税后净营业利润 -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计算公式:EBIT × (1 - 有效税率)
  • 含义:这是一个假设性的利润概念。它回答的问题是:“如果公司完全没有债务(即没有利息费用和利息带来的税盾效应),它的税后利润会是多少?
  • 核心思想:它将公司的经营成果与融资决策完全分离开来。它只对纯粹的营业利润进行缴税模拟,而不考虑利息费用能抵税的好处。
  • 用途:是计算经济增加值(EVA)和自由现金流量(FCF)的核心输入项,在公司估值和业绩评估中非常重要。它被认为是衡量公司核心业务真实盈利能力的最佳指标之一。

从“利润”到“现金”:现金流量相关的口径

最后,这些指标直接关注公司能产生的“真金白银”。

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Operating Cash Flow, OCF)

  • 来源:直接来自现金流量表的第一部分。
  • 含义:公司通过其核心经营活动实际产生和收到的净现金。它从净利润出发,加回非现金支出(如折旧摊销),并调整营运资本(如存货、应收账款)的变化。——还记得吗?这就是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的编制逻辑!
  • 用途:衡量公司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是判断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基石。

9. 自由现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FCF)

  • 考过注会财管的一定不陌生,这就是实体现金流量 (FCFF)
  • 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资本性支出 (CapEx)
  • 含义:在保证公司持续运营和发展(支付了必要的再投资)之后,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
  • 用途:被誉为评估公司价值的“黄金标准”,是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的核心。它反映了公司为所有资本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创造价值的真实能力。

同根同源

所以,再让我们来回顾这篇文章《》提到的漏斗模型,现在可以再换个思路,这样想象一个从宽到窄的漏斗:
收入 (Revenue)
减:营业成本
= 毛利润 (Gross Profit)
减:营业费用 (SG&A, R&D)
= 营业利润 (Operating Profit)
加/减:非经营性损益
= EBIT (息税前利润)
加:折旧和摊销
= EBITDA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减:利息
= EBT (税前利润)
减:税收
= 净利润 (Net Income) ---> (这是会计终点)
(从EBIT出发的另一条分析路径)
EBIT
乘以 (1 - 税率)
= NOPAT (税后净营业利润)
加:折旧和摊销
减:资本性支出
加/减:营运资本变动
= 自由现金流量 (FCF) ---> (这是价值分析的关键)

别忘了点赞、转发、推荐、关注,让更多财会同行、创业者看到!关注【汪斌带你开公司】,创业路上财税护航,不迷路!
 
温馨提示
🙏🏻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汪斌带你开公司】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点击文章页面左上角蓝色文字“汪斌带你开公司”进入主页,点击关注后,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即可完成,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获取本文提及的相关资料】,目前筹建期,已设置为最低档加入费用,名额仅有50席,筹建期结束恢复原价,加入后可享受每月6次免费咨询提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很多重要的资料和精选讯息!
notion image
上一篇
不同汇报场合,如何选用分析和叙事模型?
下一篇
财务BP最爱的12个结构化拆解和叙事模型(附可套用模板)
Loading...
文章列表
让财税成为经营的力量
AI赋能高效学习PowerQuery
知识运用
实战教程
CPA考试学习笔记
Excel使用技巧
人工智能追踪
案例解析
财税政策
中小企业财税实务必修课
学习小记